SolidWorks鈑金零件設計(四)
2013-08-03 by:磨具設計、鈑金設計中心 來源:仿真在線
SolidWorks鈑金零件設計(四)
由實體轉換到鈑金零件的設計方法豐富和增強了鈑金零件的設計功能,某些情況下,一些鈑金零件無法直接使用鈑金特征來完成,就可以考慮使用實體特征工具,并結合曲面建模工具來建立實體零件,最后轉換為鈑金零件并順利展開。
實體和鈑金的混合建模方法可以結合SolidWorks實體建模工具及鈑金工具的優點,提高建模效率。
一、錐形管箍建模
錐形管箍是個看似簡單的鈑金零件,直接利用鈑金特征建模會比較復雜,采用實體和鈑金工具混合建模的方法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零件頂面的圓弧面實際上是一個圓錐面,因此可以考慮使用一個旋轉薄壁特征建立實體特征。由于本零件中兩邊的平板可以使用鈑金零件中的邊線法蘭完成,因此可以在薄壁特征建立后立即轉換為鈑金零件,利用邊線法蘭完成兩側平板,最后使用異型孔向導完成安裝孔。
本零件的建模步驟如下。
1.旋轉薄壁特征
繪制開環草圖,建立一個兩側對稱、角度180°且壁厚為4mm的旋轉薄壁特征。
2.轉換到鈑金
為了后續步驟中方便建立邊線法蘭,這里首先將薄壁零件轉換為鈑金。單擊“插入折彎”按鈕,選擇圓柱面的線性邊線作為“固定畫”,建立折彎特征,從而將零件轉換為鈑金零件。轉換為鈑金零件后,鈑金能夠展開。
3.邊線法蘭
選擇兩側的直線建立邊線法蘭特征,邊線法蘭的寬度為35mm。
4.斷開邊角
利用“斷開邊角”工具,對邊線法蘭的四個棱角建立圓角,圓角半徑為10mm。
5.異型孔參考所示的位置,利用異型孔工具建立4個錐形孔。
6.完成
完成的鈑金能夠展開,在“平板型式”特征中,系統建立了折彎、折彎線草圖和邊界框草圖。
二、安裝座零件
安裝座零件在裝配體的關聯環境下完成建模,采用形式為實體建模方式,在該零件中完成一個拉伸凸臺特征。
某些情況下,在裝配體中采用實體建模更加符合設計者的思考習慣,方法上也較為直接。安裝座零件在完成主體部分建模后,可以轉為為鈑金零件繼續建模,從而順利得到可以展開的鈑金零件。
本案例的主要知識點包括:將實體零件轉換到鈑金、閉合角特征、特殊釋放槽和閉合角的處理方法,以及褶邊特征。
1.拉伸凸臺
操作者可參考所示尺寸,建立拉伸凸臺特征。
2.轉換到鈑金
單擊“轉換到鈑金”按鈕,選擇模型的背面作為固定面,給定鈑金的厚度為1.2mm,默認折彎半徑為0.5mm,給定切口間隙為0.8mm,自動釋放槽設置為“矩形”。
依次在需要建立折彎的邊線單擊鼠標選擇邊線,系統將根據所選邊線的情況智能選擇需要建立的切口,注意不要遺漏選擇圖中箭頭所示的邊線。
3.閉合角如果法蘭之間預留的間隙過大,可以考慮使用閉合角工具來完成,如圖12所示,單擊“閉合角”按鈕,分別選擇要閉合邊角的對應鈑金端面,確定閉合角的對接方式,單擊“確定”按鈕。
4.人工釋放槽和閉合角
在轉換鈑金的過程中,很有可能造成某些部分的缺憾,例如有些地方需要建立釋放槽,而有些地方鈑金間隙太大,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拉伸切除和拉伸凸臺特征建立相應的釋放槽或延長鈑金。
5.褶邊
單擊“褶邊”按鈕,在零件底部建立一個外的褶邊。
6.完成
操作者可繼續完成其他建立的特征,完成鈑金零件。
相關標簽搜索:SolidWorks鈑金零件設計(四) SolidWorks鈑金零件設計(四) SolidWorks培訓課程 SolidWorks設計教程 SolidWorks視頻教程 SolidWorks軟件下載 SolidWorks在建筑室內設計工業設計的應用 SolidWorks基礎知識 SolidWorks代做 Fluent、CFX流體分析 HFSS電磁分析 Ansys培訓 Abaqus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