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疲勞分析軟件DesignLife應用案例
2016-01-06 by:CAE仿真在線 來源:互聯網
傳統的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開發通常都通過產品在試驗室中的臺架耐久性試驗,或試車場道路試驗,以驗證產品是否滿足其設計目標,這一過程周期很長,成本很高,發現問題較晚。在當今的產品開發中,汽車企業越來越多地應用虛擬模擬分析技術,在實物樣機出來之前就對其進行疲勞耐久性預測,在設計的早期消除不合格的設計,并通過設計比較,挑選出好的設計。實踐證明,進行虛擬壽命分析,能大大加快產品的開發,減少試驗的工作量,節省成本。新一代CAE疲勞分析軟件ICE-flow DesignLife是nCode公司的旗艦產品之一。它不僅繼承了已經在工程上得到廣泛應用的FE-Fatigue的功能特點,而且在軟件的使用方便性方面也有了極大的改進。本文首先介紹虛擬壽命分析的一般步驟,然后將重點介紹在汽車零部件疲勞分析中應用DesignLife的幾個案例,以幫助讀者深入了解并把握虛擬疲勞分析中的一些要點和難點。
典型步驟
疲勞分析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通常需要分析者對所分析的問題,以及需要從分析中獲得什么樣的結果有一個深刻的理解。通常所說的虛擬疲勞分析,指的是基于有限元分析結果的疲勞分析,就是將有限元分析結果,通常是應力應變結果,作為疲勞分析的一個主要輸入。通過一個疲勞分析模型,計算出零部件或結構表面的疲勞壽命分布,以幫助判斷設計壽命是否達到,或進行壽命優化設計。步驟如下:
1. 選擇一個合適的疲勞分析模型
汽車疲勞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模型有局部應力法、局部應變法、焊點疲勞分析法和焊縫疲勞分析法,另外還有較為復雜的Dang Van多軸安全因子法、振動疲勞分析和高溫疲勞分析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不同的有限元分析結果和材料性能輸入。
2. 準備有限元分析結果
一旦疲勞分析模型已經選擇,那么需要什么有限元分析結果也將明確。比如,局部應力或應變法通常需要應力結果,而焊點分析法則需要焊點單元的力和力矩。有限元分析通常對每一個作用在零部件或結構中的力和力矩做單位靜力線性計算,應力輸出結果可以是未平均的,或已平均的節點值,或者單元值。
3. 準備載荷輸入數據
使用什么載荷數據對于疲勞分析至關重要,載荷定義了汽車的使用環境,也決定了疲勞分析的結果。比如,載荷輸入如果是試車場中采集的信號,那么疲勞分析結果將會是汽車在試驗場中行駛的壽命,而不是在公共路面行駛的壽命。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汽車零部件或結構的疲勞分析,通常需要相對真實的時域載荷數據,以保證疲勞分析結果的合理性。如果無法測得實際的數據,那么多體動力學是分析載荷傳遞的強有力的工具。
4. 準備材料數據
疲勞分析需要材料的疲勞性能數據,高精度的疲勞壽命預測離不開真實的材料性能輸入。如果獲得真實數據有困難,那么可從軟件自帶的材料數據庫中尋找,nCode的DesignLife自帶的200多種材料大多數是汽車用鋼,如果數據庫中也沒有相對應的材料,那么軟件可以根據材料的抗拉強度估算出S-N或E-N曲線。值得指出的是,汽車的疲勞分析有時著重于壽命的相對比較,材料性能的精確性并不是必須的。
5. 進行疲勞分析
設定疲勞分析參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個疲勞分析模型一般包含許多選項,比如,平均應力修正、缺口修正和多軸性考慮等。同時,有限元結果、載荷數據和材料性能也有不同的輸入類型,這些都需要設定。DesignLife還包括了一些諸如多分析任務、熱點計算、多處理器并行計算、眾多的疲勞結果輸出格式及計算加速等高級功能。
6. 疲勞分析結果評價
從一個疲勞分析中,通常可以得到疲勞壽命或疲勞損傷云圖,以及每個計算節點或單元的疲勞結果和多軸性結果。正確判斷分析結果的合理性、可靠性至關重要。對于疲勞理論的深刻理解,以及和以前的試驗結果比較,有助于對結果作出準確的解讀。
應用案例
1. 減振器上支座疲勞分析
減振器上支座受力比較復雜,在開發試驗中容易產生疲勞開裂。在設計階段預測它的疲勞壽命能否達到設計目標非常重要。圖1所示的是用DesignLife構建的對減振器上支座鈑金件材料和焊點同時進行疲勞分析的一個流程。分析的目的是預測該結構在試車場一段強化路面行駛時的疲勞耐久性。對于這一問題,我們選擇DesignLife軟件中預置的應變壽命和焊點分析模型,分別對基體材料和結構中的焊點進行疲勞分析。支座結構已經被簡化為受3個方向的變化的力,見圖1。
圖1 在一個分析流程中同時計算基體材料和焊點的疲勞壽命
2. 白車身的組合工況疲勞分析
白車身的疲勞分析和上述的減振器上支座的疲勞分析基本類似。車身結構上可能有七八十甚至上百個各個方向的力和力矩,材料及板厚也多種多樣。圖2為白車身鈑金件在試車場5種不同路面組合工況下的疲勞壽命分析流程。DesignLife可以組合各種路面載荷并計算其總壽命,同時也可以對各種載荷工況下的疲勞損傷進行計算,幫助鑒別出最危險的路面工況。本案例的3個主要輸入為:從MSC.NASTRAN獲得的近20個有限元單位力靜力分析應力結果;各個鈑金件所對應的MS EXCEL格式的材料表單;5種路面的道路載荷譜,它們之間的比例通過DesignLife中的任務工況創建器預先定義。疲勞分析采用E-N法。圖2中的右上圖為組合工況下的疲勞損傷圖,并標出了疲勞危險點。疲勞分析結果也在圖2右下表中列出。
圖2 白車身疲勞分析流程圖
薄板縫焊在汽車底盤件中經常使用,這些焊縫的耐久性也對整個底盤的結構完整性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本案例的分析對象是懸架系統中的縱臂,內有一條環向焊縫。圖3表示了縱臂焊縫的疲勞分析DesignLife流程。該縱臂受軸頭傳遞過來的3個力和3個力矩,其中的左下圖為實測的路面道路載荷譜作為分析的一個輸入。分析的另一個主要輸入為對應于3個力和3個力矩的有限元分析結果。疲勞分析采用和Volvo汽車集團合作開發的焊縫分析器,其方法細節請參見nCode技術資料。分析只對焊縫單元進行,通過DesignLife中內置的焊縫S-N曲線,計算出焊縫單元上下兩排節點的疲勞壽命值。圖3中的右上圖顯示了沿著焊縫的壽命分布,紅色區為薄弱區域,右下表同時給出了疲勞壽命的結果列表。
圖3 縱臂焊縫的疲勞分析流程
圖4是一個車輪的疲勞分析流程,用實測的軸頭垂向力對車輪的疲勞壽命進行預測。分析的主要輸入為:軸頭垂向力以及相對應的方向正弦和余弦;車輪在不同角度時中心受力后的有限元應力結果。分析采用關鍵面應力壽命法,流程中內含了一個將軸頭各個時刻的垂向力分解到車輪相對應的各個旋轉角,以對應于有限元應力結果。圖中的疲勞損傷云圖清楚地給出了可能的開裂位置,可在設計的早期對車輪進行壽命優化設計。
圖4 車輪的疲勞分析
本文所描述的CAE虛擬疲勞分析步驟是一般性的,對于汽車零部件和結構相信具有指導意義。所給出的案例均為典型的實際應用,已廣泛用于汽車的疲勞耐久性分析。值得指出的是,本文所給出的DesignLife分析流程,均可作為模板供類似的分析任務重復調用,或作進一步的編輯修改。對流程也可以進行封裝和加密,并可自動生成分析報告,以執行企業標準,使復雜的疲勞耐久性分析工作對于一般的工程師都能勝任和順利完成。(end)
開放分享:優質有限元技術文章,助你自學成才
相關標簽搜索:虛擬疲勞分析軟件DesignLife應用案例 疲勞分析 feasafe ncode-designLife 疲勞壽命CAE nCode-DesignLife疲勞分析專業培訓 nCode-DesignLife培訓課程 DesignLife分析 DesignLife在線視頻 DesignLife技術學習教程 DesignLife軟件教程 DesignLife資料下載 Fluent、CFX流體分析
編輯